首页    特色活动    企业文化    老舍新闻    预定示意图    联系我们    在线订票    订单查询


 
















 

 

老舍新闻

老舍茶馆

乡下茶馆,我这点年纪的人对它并不陌生,孩提时,大概上世纪五十年代,父亲每天早晨去茶馆,而且风雨无阻。那家茶馆名叫“顺和春”,位于小镇的西端。
  父亲的早点是在茶馆里解决的,基本上是两块大饼夹一根油条,要不就是米粉做的水蒸糕什么的。
  茶馆那种地方,我从小就不适应,只觉得,几十张破桌子置放在昏暗的灯光下,人们谈天说地的,都是闲谈白话,怎么会这样有滋有味?我特别看不惯的是,竟然有搁着脚抠脚丫的,居然,还旁若无人,照样口若悬河。馆外卖菜卖鱼的吆喝声也烦,着实有快被击穿的感觉。
  曾经的某些日子,在雨天,自己会呆呆地想,上茶馆喝早茶有什么滋味呢,年岁递增,最终悟到,那是人们“临市面”的一种方式。所谓“临市面”,就是打听消息,按现时的说法为“信息交流”。父亲和他的朋友阿二都是泥瓦匠,都是这样“临市面”的,想必,他俩都在那里获得最初的信息。
  父亲后来年事高了,就不再上茶馆了,想不到,我在他那个年龄,反倒上起“茶馆”来了。
  我的那个“茶馆”只有一张小圆台和两把椅子,置于家居南门的屋檐下。这个屋檐,其实仅是搭出的雨篷而已。“茶馆”的西端,是种植花草的“南园”。
  自然,那个“茶馆”不用灯光,因为几乎是露天的,一年四季,采光极好,当然,夜间也能开放,门灯会照亮茶桌。
  每天的早上,泡一杯蜂蜜茶,端坐在那里,看着一家一家,门开了,出来一个人,又出来一个人,匆匆地上班去,然后,太阳渐高的时候,等着送报人将一沓报纸送到手上。
  喝会儿茶后,起身入南园,看看月季、米兰等等,甚感愉悦。一般需循环二到三次,所不同的是物境的迁移,比如换了去屋西的花圃,或是更远的瓜果棚架。“茶馆”就像是公交枢纽,在那里换向前行。
  这样的喝茶,虽不像阿二和父亲那般接生意,但也确实是在“临市面”。月季得了黑斑病,斜对面凌家的黄瓜粗如大腿,可恶的蜗牛吃光了地上的南瓜苗,顽皮的白头翁喜欢吃屋西杨梅树上熟了的杨梅,等等诸如此类的信息,都是喝茶间获悉。
  父辈们上茶馆的本质心态,那是渴望一种人际交往。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,传统的茶馆慢慢消失了,但同时茶馆演绎着物理形态的变异,老年大学、麻将馆、棋牌室,不也是具有少量的茶馆特征?
  我想,如果父亲还活着,“顺和春”还开着,他会上哪呢?“顺和春”还是我这儿?估计,不会赋词吟诗,不会拍照弹钢琴,也不会麻将,再不用接生意的他,会来我这屋檐“茶馆”的,倒不是父子之情所牵,而是自然回归的呼唤。
  屋檐“茶馆”便是如此一路前行的心理栈桥。

发布日期:2014/9/13  本文被浏览了2042次

全国统一客服电话:400-0829-115      京公网安备 11010102004502号

老舍茶馆(http://www.laoshehouse.com/) 

备案号: 京ICP备14062245号-1

老舍茶馆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3号楼

友情链接:北展剧场  梨园剧场 朝阳剧场